郭宇宽:中国大陆遍地都是“达芬奇”

【新唐人2012年1月21日讯】 对“中国制造”的反思

最近上海市工商管理部门又给已经几乎是死老虎的“达芬奇家具”作出了处罚,“达芬奇家具”不服要上诉,我倒觉得他们也挺委屈的,很想看看我们这个社会最后会怎么对待“达芬奇”。

前些日子我借着到美国访问的机会,特意抽出一点时间到Macy’s、Norstrom这样的大商场给亲朋好友带一些礼物,这给我带来一个反思的机会。

既然是出国采购,我在选购商品的时候非常谨慎,不仅考虑商品的价格和品质,还非常注意产品的生产地。好几次我找到了价格和品质都非常不错的商品,但一看到其包装上贴着“MadeinChina”的标签,又不得不将其放弃。旁边的售货员大概看我总翻标签感到奇怪,就问我说,有什么需要帮助么?我说:我要确定这是不是中国制造的。我一说出口,我就后悔了,其实我不是那个意思,在国内,我是很爱用国货的。果然售货员误解了,跟我说这些中国产品质量真的很不错啊。他还跟我进一步解释中国工人手特别巧的。我赶紧解释说,我自己就是中国人,对中国制造的产品当然没什么偏见,更不是有什么情绪,而恰恰因为我从中国大陆来,所以如果带个“中国制造”的产品回国送给别人,就显得有点滑稽。解释一番之后,售货员才理解了我的意思。

这样的经历不止一次,经过几次这种经历之后,我开始渐渐深入地思考中美人民购物选择之间的差异。在美国,许多产品都毫不避讳地贴着“MadeinChina”的标签,包括一些在中产阶级眼里比较高档次的商品。许多美国人认为中国人是很好的产品制造者,能生产出既能保证质量又能非常实惠的产品。而在中国大陆却是另一番场景,鲜有生产厂商以“中国制造”为荣,许多厂商都想尽办法把产品的真实产地藏着掖着,或者把产品冠上英文,或者是将产品伪装成进口货,而这也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同。

达芬奇造假”事件不是特例

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达芬奇造假”事件就是一个很典型的案例。达芬奇家具公司有一些产自中国大陆的产品运出海关,再运回国内,从而使其产品具有了全套的进口手续,成为所谓“原装进口”产品,还有将一些注册在国外,却专以国际顶级品牌之名,卖给中国大陆人的产品。这种看起来不可理解的举动,并不能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然而却能获得国内消费者的品牌认同。央视的曝光(见图)和许多媒体的跟进,使“达芬奇公司”承受了巨大的信任危机,而在我看来,“达芬奇公司”这次有点儿不幸中枪的倒霉。因为据我所知,中国许多床上用品和服装制造领域的知名品牌,很多都是以类似“出国走一遭”的方式进口的假名牌,“达芬奇”的做法在中国并非特例。

中国搞不出脸书,搞不出谷歌,在制造业,除了航空发动机这样绝对高端的领域,我们中国人的制造能力并不比世界上任何其它民族逊色,而吊诡的是,中国人就是不认自己的东西。以“达芬奇家具”为例,如果标签上贴着“中国制造”,大家就不会认为它算是高端品牌,而贴上进口标签后,大家都愿意花很高的价钱竞相抢购。这背后的原因,是在于中国的信任机制和信号系统已近于紊乱了。这种紊乱的表现,其实不仅仅表现在制造品领域。今天中国的各个领域都存在着这种不认国货的逻辑,比如教育领域,很多大学在其招聘信息上明确注明,某讲师或某助教职位的应聘者必须是“海归博士”,这与达芬奇公司所处的环境完全一样。

以“出口转内销”获得本土市场

与之相对的是,今天的中国已经不是过去信息完全被封闭的中国了。民国年间,出国留学光是坐船就要半年时间,而在全球化急速发展的今天,即使待在乡村里,只要有学习的愿力,拿一根网线,也可以接触到西方最前沿的知识和问题。我现在做学问的状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虽然我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国内,但以我获取知识的能力,我可以毫不困难地跟国际上的学者进行对话交流,也可以毫不费力地获取我所需要的信息。国内外很多朋友初次认识都对我说,你的知识背景不错,也有出国留学的机会,为什么不到国外大学去读一个学位呢?我总是反问他们,为什么一定要出国呢?在我看来,出国读书当然是一项很好的人生投资,但也绝非是必须的选择,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我在国内做学问的环境并不比国外大学差多少,而且获取资源的条件也很不错,所以投入产出比也是很不错的,因此没有必要到国外去。反而我会觉得奇怪,因为有时候我遇到一些从美国回来的“洋博士”,其做学问的能力并不比我这个土博士更强,甚至连英语交流能力都不如我。我就很好奇,这些人在美国是怎样获得博士学位的,他们和“达芬奇家具”的运作方式我看是差不多。

今天中国的许多领域都面临着“达芬奇家具”所遭遇的难题。家具不一定是意大利的才好,学者也不一定是美国的才好,但是中国人还是习惯把自己贴上西方的标签,以一种“出口转内销”的方式来获得本土市场的认可,这才是中国更深刻的悲剧所在。至于“达芬奇公司”,或许帮助我们扯下了挡住中国更深层次问题的一块遮羞布,而作为生意人,我想其本身选择不见得有多么不道德,那只是选择了在这种环境下最适应的商业模式。

文章来源:《动向杂志》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