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撞地前 恐龙已江河日下

【新唐人2012年5月2日讯】(中央社巴黎1日法新电)最新研究指出,在6500万年前小行星撞击地球,毁灭恐龙长期主宰的地位前,大型草食性恐龙的数量就已经减少。

美国与德国科学家得出的这项研究结果,并未质疑大量灭绝戏剧性终结白垩纪的情况。

不过他们认为,恐龙王国或至少是部分恐龙,并非如同一般假设那样,在其黄金时期因陨石撞击而灭绝。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古生物学家布鲁萨特(Steve Brusatte)告诉法新社:“很多时候,人们想到恐龙灭绝时就会说:‘喔,是小行星害的…恐龙本来活得好好的,小行星飞来,毁灭了所有恐龙’。”

他说:“我想,我们现在可以说,它可能更复杂。有些恐龙活得好好的,不过也有一些像是这种大型草食性恐龙可能正面临麻烦。”

他说:“在小行星撞击前,那是已经历过许多改变的世界。事情没有我们想像般单纯与美好。”

这项研究比较150种不同陆栖恐龙的骨骼结构,观察它们如何随着时间演变,这个想法是要了解物种生存时,数量是增加、下降或稳定。

根据此标准,大型草食性动物,特别是有角与鸭嘴恐龙,在白垩纪最后120万年期间,变得越来越不多样化。

布鲁萨特说,这种4脚巨型动物“变得跟彼此越来越像,它们失去多样性。通常,在解剖结构上看到像是这样的变化大幅减少时,就表示这个群体有问题。”

他解释指出,多样性增加的群体,生存概率会升高,因为它们可以增添新栖息地利基,或适应变迁情况。

不过,研究人员说,如果大型草食性动物的数量在白垩纪末期时下滑,肉食性恐龙与中型草食性动物就会茁壮生长。

布鲁萨特说:“现在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当小行星撞击与那些火山开始爆发时,它们所冲击的并非完全没问题的世界,那不是在撞击静止世界。”

他说:“当时,至少有一部分恐龙,正经历重要演化改变,至少这些草食性动物正在减少。”

他说,它们数量下滑的原因不清楚,不过“可能与生态有关”。研究结果发表于“自然通信”(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译者:中央社张晓雯)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