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建筑:“以房养老”是个坑儿

【新唐人2013年9月17日讯】外国有很多的好玩意儿,然而一旦“接轨”到中国就会变成“坑儿”,而那些没法变成坑儿的,我们是万万不会接。

以房养老”在国外的确有,它是一种可自主选择的商业金融产品,旨在提升自己的老年生活品质,而不是为了去补社保养老金的窟窿。这种商业模式的健康存续需要诸如永久产权之类的配套机制,就好比想烙饼你得先有个平底锅,否则就成了空中画饼,坑死人不偿命。

以房养老”又称房产“倒按揭”,就是把你已经付清20或30年房贷、已经取得完整产权的房子,第二次抵押给银行,银行再按月把钱贷给你,等你嗝屁了当然还不起,于是银行把房子收走,两清。

卖的总比买的精,银行做这个买卖当然不是学雷锋,你可以算算第一次抵押房贷付出了多少利息,大概足够你养老了,那么第二次抵押,银行榨的只有更狠。你在青春岁月省吃俭用每月偿还钜款30年,最后银行通过“倒按揭”收回你的房子只需要10年,你说狠不狠?——你实在是为银行打了一辈子工。

当然两方各有所需。在国外银行是私营竞争的,社保养老金是有托底保障的,老年人也是有充分自主选择余地的,因而这种产品会设计得相对公平,银行是要赚一点,但不会变成抢劫,然而在我国……银行是什么德性?

这是在现在,房子还金贵,还有点抢的价值,再过20年,你想被抢都没那福气。

别忘了我们“计划生育”已经30年,人口结构已经变成“4、2、1”,将来随着“4字头”纷纷故去,房子将严重过剩,价格大跌,除了少数城市中心地段,大部分房产根本就抵押不出钱来。

如果你现在就抵押,可能还值钱,但银行可不是傻子,比我们更懂得“抗风险”,房产价值一定是年年重新评估的,假如哪天房价下跌了,“养老金”必定立即缩水;假如跌到资不抵债,“倒按揭”一定会断供,还要强行提前解约并收房抵债(放心,这些自我保护条款一定会有),彼时你将有人生最后一次机会耍横:要钱没有,要房子拿走,外搭老命一条!

总而言之,在当前体制下搞“以房养老”,在房子还值钱的时候,它就是抢劫,在房子不值钱的时候,它就是泡影,最终殊途同归,都是人财两空。这就是一个坑儿。

别跟咱提外国,咱们和外国区别在哪,大家心里清楚。

本来公有制的土地就不可以成为商品,逼着大家“买房子”就是第一个坑儿——就70年使用权,我“买”到了啥?确切点应该叫“租”。可悲的是,我们“租”一套房子的代价比发达国家“买”一座可以传世的别墅院子还贵。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逐渐看透了这个“坑儿”,位于巅峰的房价岌岌可危,此时忽然提“以房养老”,可能别有“妙用”。比如,忽悠大家重新相信房子的“价值”,而继续踊跃入市,以保住或者进一步推高房价。

另一个“妙用”,就是岔开关于“延退”和社保养老金“缺口”的争议,从而逃避责任。

这必须要厘清,“以房养老”是商业行为,如果条件合适,双方各有获利,会自然而然流行,根本不需要政府“推进”,官方“推进”反而会增加它的可疑度。商业行为本应无须操心,政府只需要做好份内的事,比如按时足量的兑现社保养老金。二者毫无替代关系。

发达国家的老人选择“倒按揭”,不是为了补社保的窟窿,而是为了提升生活品质,出国旅游等等;不选择“倒按揭”,也可以凭社保安度余生,把房子留作遗产。“倒按揭”可以有,但绝不是因为生存的压力而用来“养老”。有尊严的基本养老,必须也只能是由强制社保来归集并兑现,这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

外国的文化与中国不同,两代人之间比较独立,房产是否留作遗产,没有太多争议,因而不少老人选择倒按揭,在临死前享用完所有财产,不失为一个聪明的选择,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那么多发达国家的老年人在世界各地旅游,他们都是普通人。

但在中国由于高房价的压力,两代人之间互相支持,形成利益交换,假如不留下遗产,尤其如今房子还金贵,很可能受到子女非议。而由于社保医保不完善,大多老年人不敢想像失去儿女的照顾。在这种现状下诱使老年人抵押房子,无异于制造家庭矛盾,甚至悲剧。

银行也不可信,银行除了能保障存款不断缩水之外什么也保障不了,另外还时不时地骗钱,多少老头老太太在银行大厅里被骗买了毫无价值的保单和理财产品。而假如“以房养老”被强推得四面开花,很快就会成为又一项抢劫利器,老人去趟银行就把可能安身立命的房子给搞没了。一个章敲走你最主要财产的银行,能提供什么保障,就听天由命吧。

在所有基础条件无所改观的情况下,“以房养老”就是个坑儿,火坑。

文章连接:(http://shearwall.blogchina.com/1601955.html)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