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民俗】二十四节气:立冬 (视频)

【新唐人2013年11月7日讯】立冬是中华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在每年阳历11月7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25度时立冬开始。历书记载:“斗指西北维为立冬,冬者终也,立冬之时,万物终成,故名立冬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上说:“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冬季来临,万物收藏以规避寒冷。汉魏时期,天子在立冬这天要亲率群臣迎接冬气。

中国古时民间将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此节气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三候“雉入大水为蜃”中的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立冬时节,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越来越少,由于此时地表夏半年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剩余,所以一般还不太冷。晴朗无风之时,常有温暖舒适的“小阳春”天气,不仅十分宜人,对冬作物的生长也十分有利。但是,这时北方冷空气也已具有较强的势力,频频南侵,有时形成大风、降温并伴有雨雪的寒潮天气。从多年的平均状况看,11月是寒潮出现最多的月份。剧烈的降温,特别是冷暖异常的天气对人们的生活、健康以及农业生产均有严重的不利影响。注意气象预报,根据天气变化及时搞好人体防护和农作物寒害、冻害等的防御,显得十分重要。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是个重要的节气。随着立冬节气的到来,天地间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做准备。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但民间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人在这个进补的最佳时期,进行食补,为抵御冬天的严寒补充元气。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各异,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差异比较大,因而立冬补冬也要因地制宜,不可一概而论。冬季的西北地区天气寒冷,可以适当热补或温补;而长江以南地区虽已入冬,但气温较西北地区要温和的多,进补应以清补甘温之味为宜;地处高原山区,雨量较少且气候偏燥的地带,则应以甘润生津之品的果蔬、冰糖为宜。除此之外,还应因人而异,人有男女老幼之别,体质有虚实寒热之辨。本着人体生长规律,中医养生原则,少年重养,中年重调,老年重保,耄耋重延。故“冬令进补”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清补、温补、小补、大补,万不可盲目“进补”。

通常来说,立冬后,人体的阳气也随着自然界的转化而潜藏于内,养生应顺其自然界闭藏之规律, 要养阳、藏阳,补肾藏精,养精蓄锐,为来春的生机勃发做准备。

遵循“秋冬养阴”“无扰乎阳”“虚者补之,寒者温之”的古训,立冬以后应少食生冷,一般人可以适当食用一些热量较高的食品,如苁蓉羊肉粥能温里壮阳,补肾益精。但也不宜燥热,可多饮豆浆,多吃新鲜蔬菜,以及一些富含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而黑芝麻粥有补益肝肾,滋养五脏的作用;虫草蒸老鸭有补虚益精,滋阴助阳点功效;西红柿砂糖藕能健脾开胃,生津止渴。

冬天是蔬菜的淡季,人们可适当吃些薯类,如甘薯、马铃薯等。它们均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还有维生素A,红心甘薯还含较多的胡萝卜素。多吃薯类,不仅可补充维生素,还有清内热的作用。可适当吃一些青菜、豆腐、木耳等。此外,在冬季上市的大众菜中,除大白菜外,还应选择圆白菜、心里美萝卜、白萝卜、胡萝卜、黄豆芽、绿豆芽、油菜等。这些蔬菜中维生素含量均较丰富,要经常调换品种,合理搭配,补充人体维生素需要。

此外,冬天是天寒地冻,万木凋零,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人体的阳气也随着自然界的转化而潜藏于内。因此,冬季养生应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在精神调养上力求其静,控制情志活动,保持精神情绪的安宁,含而不露,避免烦扰,使体内阳气得以潜藏。

起居调养上,应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衣着过少过薄、室温过低,既易感冒又耗阳气。反之,衣着过多过厚,室温过高,则腠理开泄,阳气不得潜藏,寒邪易于侵入。中医认为:“寒为阴邪,常伤阳气。”人体阳气好比天上的太阳,赐予自然界光明与温暖,失去它万物无法生存。同样,人体如果没有阳气,将失去新陈代谢的活力。所以,立冬后的起居调养切记“养藏”。

此外,立冬时运动应以静态运动为主,可以在向阳的地方,在晨光下进行一些动作舒缓的运动,以感到舒适愉悦为好。

大自然富丽华彩的秋色尚未完全消退,立冬便宣告了冬天的来临。人是大自然的一份子,此时宜顺应天时,沈潜含藏,蓄积学识与智慧,将生命的热情,融入漫漫长冬,静静体悟寒冷深处的温暖与活力!

二十四节气:立冬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