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凯:中国电煤告急 秋冬面临更大危机

当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都要限制居民用电的时候,供电问题已经从经济问题升级为民生问题,可能不多久,很多人都会感受到限电对生活、工作的影响。

前几天沈阳在下班高峰期拉闸限电的景象已经超出了人们的想像:一名孕妇爬上24层楼、红绿灯灭掉导致交通混乱,手机无法充电,信号消失。而缺电的影响在今年秋冬供暖季将变得更加严峻。气象部门预测,今冬将是冷冬,而煤炭与天然气价格奇高,供暖成本将非常高,工业电价很可能上浮,居民电价可能实施阶梯电价。

电煤价格已经飞升一倍,导致发电厂大面积亏损,有的已经开始还不上银行利息。但是煤炭仍然供不应求,发电企业的电煤存量已经降低到10天左右,低于正常的两周库存天数,而7天是最低警戒线。亏损的发电企业仍在不计运输成本地在全国各地找煤,但是今年煤炭4.4%的增长远远跟不上13%的工业增加值及社会用电量的增长,一些地区的供电缺口已经达到20%,企业被迫减产50%。

不仅如此,无论是保供电,还是突然拉闸断电,已经导致人员伤亡。因为保供电而不准发电厂停工检修,湖南一发电厂的除灰装置突然垮塌,4名工人被困在高温煤灰中;辽阳供电局突然拉闸限电导致一发电厂高炉煤气泄漏,正在作业的20多名员工发生煤气接触反应。

被限产的不仅是“高耗能、高污染”的电解铝等企业,涉及面相当广。在全国印染重镇绍兴,大量印染企业停工,订单不能完成。广东、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省份能耗双控均未达标,按照总量和强度控制对重点行业进行用电控制。但是,市场人士普遍认为,这次调控过严,短期的能耗达标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企业“绿色升级”是靠着技术提升而非一刀切地限电所能解决的。政府官员担心乌纱帽,以“碳达峰”“双控”为借口,不顾企业死活和民生。

钢铁是少数被限产后反而利润增长的行业。钢铁是31个行业中能耗最大的,被限产后因为产量下降导致粗钢价格飞涨,钢铁企业享受着产量减少而利润增加的红利,但却增加了汽车、造船等企业的成本。钢价上涨已经传导到家电行业,冰箱、洗衣机等家电产品上半年涨价超过10%,这是消费者能感觉到的。

疫情以来,大宗商品的价格飞涨已经令中游企业叫苦不迭,因为上游的价格上涨难以传递到终端消费品,大部分成本由中游承担。如今这些企业还要被迫停工,如果工业电价提高,还要承担高电价的成本,压力会非常大。

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8月,PPI(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与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剪刀差已经达到8.5个百分点,这是多年来的高点,但市场预期9月份还可能更高。因为PPI受大宗商品涨价影响下不来,CPI受猪肉价格下跌影响近期不会有明显变化。而生产资料价格的大幅上涨传导不到消费终端,意味着一些生产企业会亏损;如果传导到消费终端,意味着会出现通胀。

现在看来,供电短缺的问题在四季度不会改善,因为19个省份在上半年能耗超标之后,下半年降低能耗的压力更大,拉闸限电有可能更猛,加剧经济下行。

同时,市场普遍认为,中共当局提出的能耗目标不切实际,现在火力发电占比仍高达72%,对煤炭的需求仍然很大,这一格局的改变需要时间。而现在以煤炭安全生产、环境污染等由人为地限制煤炭产量,导致供电紧张,拉闸限电又导致工业企业停产、亏损;以“双控”为借口人为地降低钢铁产量,导致钢价上涨,连累下游企业成本提高,造成一系列恶性循环,最坏的结果将导致破产、失业及通胀。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原文链接:刘凯:中国电煤告急 秋冬面临更大危机

(转自希望之声/责任编辑:刘明湘)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