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皮影藝術在巴黎重現

【新唐人2009年10月4日訊】從9月26 日起,爲期一個星期的外國文化周在巴黎舉行。台灣文化中心今年以“美學耀動”爲題材,盡力發掘有潛力的藝術家,同時又把中華民間傳統藝術推向社會,溶入到現代生活中。

今年的外國文化周,台灣文化中心以來自台灣高雄縣彌陀鄉的“複興閣”皮影劇劇團所帶來的“華光尋母”作爲開場戲。

在影像業很發達的現代社會裏,已經沒有幾個人會去看代表舊時代的皮影戲,但今日再看時他又是熟悉的可親又是遙遠的觸及到童年的記憶,對于很多西方觀衆來說中文皮影戲是很陌生的,卻都津津有味的觀賞著。演出結束後,好奇的大人和孩子們都跑到後台裏一探究竟皮影藝術的呈現方法。

前來觀看皮影戲的法國觀衆諾丹(Notin)先生說:
« 在整個演出過程裏畫面很精彩,操作技術很有意識,很風趣,別說小孩連大人都很癡迷。»

“複興閣”是台灣唯一的有師徒承傳的皮影劇團,現任團長兼主唱許助福先生是該團的 第三代傳人,他擅長演唱,對于傳統朝洲調唱曲的保存極爲用心,成果斐然。許助福先生積極從事傳習工作,曾在多國演出,因于2005年獲頒全球中華文化藝術新傳獎。

許助福先生對記者介紹說:
« 這已經有四百多年的曆史了,那這的確是個非常美的藝術,所以這樣我們一直想辦法讓他延續下去,在台灣的話傳統的皮影戲已經不多了,主要是因爲維持生活呢,這已經是不太容易了,我是第三代了,那麽在台灣的話呢,因爲客觀環境,慢慢的失傳了,那麽高雄彌陀鄉是存在最多的地方,從我十幾歲到現在,慢慢的消失,到現在只剩下兩團而已。 »

台灣駐法代表呂慶龍先生對記者表示:
« 台灣到今天爲止我們仍然能夠保存這麽完整的傳統的中華文化,特別是它回應武戲對話的安排呢。跟其他地方的皮影戲是不太一樣,其他地方的皮影戲呢,可能是文戲啦,或者喜劇的方式,用旁白;可是我們的是旁白加動作,然後再加劇情,它可愛的地方就是這個地方,那當然,台灣是多元文化,但我們仍然能夠看到,政府跟民間的重視,我們覺得非常的驕傲,可是我們同時也希望有更多的愛好者,大家來繼續保存這麽一個很難得的皮影戲. »

“複興閣”現今慢慢轉型,朝文化活動展演和教育演習推廣的方向發展,使傳統的皮影藝術融入現代生活中,在皮影藝術的保存和推廣上起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新唐人記者周亦菲 ,吳建勝法國巴黎報道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