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朗:何來新國企新起點?

【新唐人2013年5月10日訊】到四月下旬,2012年A股上市公司年報發佈得差不多了,「十大敗家子企業」浮出水面。500億虧損,全部來自央企和地方國企

光中國遠洋一家就虧95億元,佔五分之一。而上一年他們已經虧掉104.5億元。兩年加起來虧200億,既不退市,也不破產,反而獲得政府高額補貼。虧損與進補同在。

只要是上市公司,都少不了當地財政支持,把虧損扳成盈利;把小盈弄成大盈,為的就是讓年報好看,繼續騙錢。

從所發佈的年報看,有90%的公司進補,補貼額高達570億元,而且是集中在年底下發,掩蓋虧損,製造業績。

像重慶鋼鐵,曾在2012年 12月的前後6天之內,分別得到重慶市長壽區財政局5億和重慶市財政局的15億元資金,總共20億元額度補貼,覆蓋了它的全部虧損。一個月後,他們發佈將盈利約1億元的業績預告。

種種連虧帶補,裡外裡就是1000多億。國有資產就這麼被糟蹋,財政收入在納稅人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支出給虧損國企

而國企高管的花銷揮霍,決不因企業虧損而減少,也不會為企業經營失敗而有絲毫愧色。中國鐵建的「業務招待費」高達8.37億元,另有多家公司「業務招待費」超億元。人們質疑如此大手大腳的高額招待費並非都與「業務」相關。還有很多上市公司主業不景氣或經營不善,就轉向炒股炒「錢」。

金陵藥業就是滬深兩市最大的散戶,熱衷於投資別家公司,2012年他們買進賣出的股票高達170只,還加大了對基金的投資,並開始投資債券,結果是證券投資虧損318.3萬元。上市公司,本是市場決定的產物,市場上的投資者衝著公司主業的價值和成長性而去。然而,在中國,借助一個股票市場的外殼,政府在其中上下其手,幫國企撈錢。 

一味撈錢,不回饋投資者是中國上市公司的另外一大特徵。在股民不斷要求「加大分紅力度」之下,分紅公司雖然越來越多,卻表現得十分小器。有的分紅方案是每10股分紅金額低於一毛錢,甚至每10股派現1分錢。而國家作為投資者對於國有資本收益的收取和使用,則是收取比例低;沒有用來補充公共財力,為全民享用。

此次鋼鐵企業佔敗家子企業十之有五,很大程度是因為前幾年藉著政府4萬億刺激投資,盲目擴張,無序競爭,致使產能過剩。然而,在這樣的情況下,4月初,國資委副主任邵寧在博螯論壇發言時指出:「國有大企業改革方向是通過資本市場使之成為上市公司」。反對的意見說:國企改革不等於國企上市。中國股市,初始就是為國有企業解困而設。二十年來,國有企業佔盡國家資源,公共資源,結果並有因為上市成為可以應對市場變化和競爭的優質企業。是政府,而非市場,的股市前提不變,國企上市決不是謀求國企改革,而是謀求進一步搜刮民脂民膏。

4月15日-18日,《人民日報》連發「新國企,新起點」系列四篇文章,說「中國要從一個經濟大國走向經濟強國,中國的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必須努力實現從大到強的跨越。」也就是說,中國今後成為經濟強國的目標,要靠國有企業去實現。這樣的國有企業「改革」方向,符合進步的歷史潮流嗎?

據說國資委正在「研究制定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意見,確定下一步改革的『路線圖』」。那麼,我們可以把《人民日報》四連發當作他們的先聲。一方面說要堅持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以公有製為主體;另一方面說堅持市場化;一方面說,各個主體要有平等地位,公平競爭;另一方面拿人民的納稅錢給國企輸血,把他們養得又肥又懶又無能。眼下,那些巨虧公司正在尋求政府補貼、銀行貸款展期以擺脫困境。老百姓更關心的是,這些壟斷行業市場,佔據公共資源,享受高福利的國企巨虧由誰來買單?如果所言堅持市場化的國企改革不虛,那就停止拿納稅人的錢再去補他們的窟窿,請股市十大敗家企業退市,破產!否則,何來「新國企,新起點」?!

文章來源:《自由亞洲電台》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