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書】延安日記(231)

【新唐人2013年8月4日訊】【編者的話】《延安日記》作者彼得•巴菲諾維奇•弗拉基米洛夫,蘇聯人,1942年至1945年,以共產國際駐延安聯絡員兼塔斯社記者身分,在延安工作。作者以日記形式,根據他的觀點,記述了延安的政治、經濟與文化等各方面的問題。全書以抗日戰爭時期中共與蘇共的關系為背景,記述了中共的整風運動、中共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對中共與當時駐延安的美國軍事觀察組織的接觸以及中共與國民黨的關系等問題,均有評述。

《延安日記》

1945年8月18日

日軍在我們的前線繼續進行抵抗。可是,在有些地方,他們已開始投降。

在緬甸,有個別的日本駐軍,也還在繼續抵抗。

日本陸軍和海軍的高級將領紛紛自殺。

東久邇宮親王奉命出任日本首相。這位親王並不是個主和派。他生於1887年,畢業於軍事學院,在法國住過七年。1937年,他當過日本武裝部隊的空軍首腦。

在奧地利開始了對戰犯的審訊。

戴高樂為已判死刑的貝當減了刑。這位法國前元帥將被送到一個堡壘中去,終身監禁。

我無意中看到了一份新四軍總部的來電。這份總部的報告,完全清楚地證實了,中共領導和日本派遣軍最高司令部之間,長期保持著聯繫。

電報無疑還表明,與日軍司令部聯繫的有關報告,是定期送到延安來的。

後來我證實,中共軍隊和日軍的參謀機構之間的聯繫,已保持很長時間了。聯繫的兩頭是延安和南京。

1945年8月19日

延安發了一道又一道的命令。八路軍、新四軍、游擊隊和民兵,都開進了日本占領區。敵人士氣低落,不作抵抗,但堅守據點。

中共中央委員會的軍事機構空前活躍。延安忙得連打盹的功夫都沒有。

惟一的目的是要趕在國民黨前面,占領新的地盤和日本人軍火庫,並不惜一切代價阻止中央政府軍前進。

延安發布了秘密指示:消滅一切堅持向前推進的國民黨部隊。而且,不管在什麼地方,只要可能,就把他們從新占的地區趕出去。

軍人、黨和政府的工作人員,一批一批地離開延安。

1945年8月20日

日軍不向中國方面投降。他們並不打,但也不接待中國派遣的代表。

中國軍隊總參謀長何應欽,乘飛機到玉山這個小城市,與日本駐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將軍談判。
陳毅好像同何應欽一起飛往玉山。

由於害怕遭到報復,日軍拒絕在投降書簽字前投降。(待續)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