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越王勾踐劍真的是兵器嗎?

【新唐人2018年02月14日訊】1999年10月份藏於湖北省博物館的一把價值連城的越王劍,是1965年12月在湖北省江陵縣望山1號楚墓出土的。劍身上一行古篆——「越王勾踐,自作用劍」。據歷史學家考證,越王勾踐劍是勾踐送給女兒的嫁妝。那麼,這把劍是兵器嗎?

大陸媒體報導,越王勾踐劍最早出土於1965年的湖北省江陵,劍長56公分,劍身嵌有鳥篆體「越王勾踐,自作用劍」兩行共8個金字;劍身紋飾為菱形暗格紋,劍格兩面一面鑲嵌有綠松石,另一面鑲嵌著青金石,劍首飾有十二道同心圓。罕見的是,這把價值連城的越王古劍,未見銹痕,鋒利可裁紙。

關於越王劍有多種解釋。有的人說,這把劍是戰場上的兵器,後來楚國強大起來,出兵攻打越國,在戰場上繳獲了這把寶劍,這把越王勾踐劍被楚國的將軍帶到了楚國;有些歷史學家則推測,楚國滅越國之後,此劍作為戰利品被楚國收藏。

但有歷史學家研究發現,出土此劍之墓在楚昭王或楚懷王時已存在所以也有一種更為受人接受的說法,認為越國曾經和楚國聯姻,此劍為勾踐的女兒——越國公主的陪嫁,來到楚國,後世楚王將此劍賜予大臣,後來被人所發現。

報導分析,從劍的化學成分來看,越王勾踐劍是春秋時代的作品,劍錫的含量是16%,也就是說這把劍韌度有限,質地比較脆,如果越王劍作為武器砍殺的話,遇到硬物就折了,是不能作戰或者自衛用的。

從劍的裝飾性來看,春秋戰國時代的上層社會,以佩劍為風尚,就是像孔子,屈原這種文人也佩劍,這些人所配之劍,顯然是作為裝飾,而不是用來砍人的武器。

越王勾踐劍劍格上鑲嵌有藍色琉璃,用琉璃做裝飾,發出藍色的幽光,這本身就說明這不是武器,而是一種禮器,所以越王勾踐劍只是做嫁妝用的。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