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舟:中共頻頻挑釁事出有因 美軍需調整戰略

近日,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Mark Milley)成了新聞焦點之一,他已經承認與中共軍隊直接溝通,同時也沒有否認自己曾對中共將領表示不會「發動攻擊」。若此言屬實,相當於美軍承諾不會開第一槍,或者不願開第一槍。

現在外界更多評價米利和相關人士的做法是否得當,實際上米利向中共軍隊表達的內容似乎更關鍵,應該算美國的一大戰略失誤,相當於面對中共的不斷挑釁,美國放棄了軍事戰略的主動權。無論美國政府確定與中共對抗還是「競爭」,這樣的表態都令美國處於相當不利的地位,美國政府和美軍需要儘快設法彌補,扭轉由此造成的戰略被動。

中共誤判 忽然轉守為攻

拜登今年1月20日上任,但1月11日,習近平就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稱,「時與勢在我們一邊,這是我們定力和底氣所在」,以及「東昇西降」,美國是「安全最大的威脅」。2月初,拜登和習近平首次通話前,中共黨媒新華社還稱要「反將美國一軍」,中共很快展開了一連串的挑釁和施壓動作。

現在看來,中共高層應該不僅僅押寶拜登軟弱,或許與米利1月8日主動與中共軍隊溝通,也直接導致了中共高層的誤判,中共忽然轉守為攻的動作大致就符合邏輯了。

1月22日,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剛剛上任;1月23日,中共馬上出動轟-6轟炸機8架次、殲-16戰機4架次、運-8反潛機1架次,大規模騷擾台灣西南防空識別區。中共的「底氣」或許與米利的表態不無關係,既然美軍不會主動「發動攻擊」,不會開第一槍,中共自然就變得更加肆無忌憚了。

2020年,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曾做過防空襲宣傳和演練,顯示中共確實擔憂美軍可能突然空襲,中共高層恐怕也隨時準備躲入地下掩體。但2021年,中國大陸各城市再無類似演練和宣傳,中共高層可能分析了米利的信息後,判斷美軍不會主動空襲。現在透露的信息表明,米利不是一個人與中共軍隊溝通,當時還有同事在旁,他表達的不是個人想法。

中共企圖利用疫情削弱美國的意圖落空後,十分擔憂美國對中共隱瞞疫情展開追責,特別是軍事選項。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表示不會攻擊,中共高層內心石頭落地的同時,馬上就會想到要轉守為攻。

8月24日,中共055型驅逐艦南昌艦(101)航行到日本北部海域,隨後進入美國阿拉斯加海域。(日本自衛隊)
8月24日,中共的052D型驅逐艦貴陽艦(119)與055型驅逐艦南昌艦(101)一同航行到日本北部海域,隨後進入美國阿拉斯加海域。(日本自衛隊)

美軍強勢威懾 中共為何繼續挑釁

美國國防部長上任後,應對中共試探、挑釁的動作雖然晚了一拍,但不可謂不強硬,包括美軍驅逐艦穿越台灣海峽,進入西沙、南沙群島;羅斯福號航母進入南海;B-52轟炸機部署關島;俄亥俄號導彈攻擊潛艇抵達日本沖繩;美軍兩棲攻擊艦展示F-35隱形戰機;海軍陸戰隊演習;反潛演習等。

2月4日,拜登發表外交政策講話後,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也專門發表聲明,他說「必須隨時準備」,「以表明我們的決心並在受到挑戰時確保我們的利益。 如果我們必須戰鬥,我們就必須贏」。

2月8日,美軍尼米茲號航母也進入南海,拜登還與艦長通話。美軍羅斯福號和尼米茲號航母在南海共同演練之際,拜登選擇在2月10日與習近平通話。

拜登當時稱,他的優先事項是「保護美國人民的安全、繁榮、健康和生活方式,維護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當時美軍兩艘航母在南海,拜登應該自認夠強硬。

習近平則繼續重複「不衝突不對抗」等套話。中共高層大概吃準了美軍不會動手,之後繼續保持對拜登政府的戰略攻勢。中美阿拉斯加會談後,中共甚至放棄了「不衝突不對抗」的說法。中共還從印度邊境撤軍,試圖收縮戰線,全面與美軍對峙。

拜登上任後,美軍繼續加大西太平洋的部署和演練,強度和規模實際超過了川普在任時,但中共轉入戰略攻勢後,卻再未退回守勢。

過去的幾個月裡,中共兩艘航母相繼出動;中共軍機在台海騷擾成為常態,而且只要美軍航母通過巴士海峽,中共就出動大批轟-6、殲-16等戰機,擺出攻擊美軍航母的姿態。

美軍8月30日完成了從阿富汗撤軍,準備全力應對中共,還聯合了多國聯軍。但8月22日,日本自衛隊在對馬海峽發現中共一個小型艦隊,包括1艘055型驅逐艦、1艘052D型驅逐艦、1艘補給艦和1艘電子偵察船,駛向日本海。8月24日,日本再證實中共艦隊已經繞行到日本島北部。近日,中共艦隊出現在美國阿拉斯加海域。

美軍8月份大規模演習(LSE2021)的強勢威懾,似乎沒能達到應有的效果,中共不但沒有收斂,反倒擺出了威脅美國本土的姿態。中共顯然認為,美軍已經表態不會開第一槍,只要自己不開第一槍,就不會挨打,因此才敢頻頻挑釁。

9月15日,中共出動6架殲-16(同型機)騷擾台海。(台灣國防部)

美國目前對中共的策略難奏效

中共對美國一再誤判,當然主要是中共邪惡的擴張、爭霸本質決定的,但美國政府和軍隊官員沒有展現出應有的強硬態度,也是其中重要的因素。

拜登上任至今,僅定義中共為「競爭對手」,而不是敵手;中共卻早已把美國當作敵手,反美宣傳從未停止過。中共擺出的是對抗姿態,美國政府僅以「競爭」策略應對,不願承認對抗的現實,中共高層自然可能誤判美國在示弱,或者實力不行了。

拜登已經多次表達不願與中共衝突,這也是9月10日與習近平通話的主題之一。美國政府的策略應該是在避免戰爭的前提下,聯合盟友逐漸圍堵、削弱中共,採用類似冷戰的手法,最後令中共像前蘇聯一樣自行垮掉。

但拜登政府否認冷戰的說法,還把對抗降級為「競爭」。拜登與習近平第二次通話中,白宮透漏談到了病毒溯源問題,卻不肯公開,更沒升級為對中共追責,在中共看來同樣屬於示弱。美國因疫情死亡超過68萬人,至今沒有對中共展開追責,對中共又僅談「競爭」,中共眼看沒有太大壓力,偏要擺出對抗的姿態。中共的戰狼外交令中美之間無法進行正常的外交溝通,還一再稱是美國搞壞了中美關係,試圖逼迫美國讓步。美國政府的「競爭」策略對中共也沒有奏效。

比起政治上的「競爭」,中美之間的軍事對抗已經相當明顯,美軍以實力促和平的總體戰略並無錯誤。美國政府實際也支持軍事對抗,以阻止中共的軍事冒險,確保「競爭」和平進行;但若美軍表示不會開第一槍,不會先發制人,對中共威懾的效力自然大減。

9月14、15、16日三天,中共再次出動殲-16戰機騷擾台海;9月15日總計出動6架次殲-16,和運-8技偵機、運-8反潛機、空警-500機各1架次。

9月11日,美軍的卡爾文森號航母(CVN70)在南海進行F-35C戰鬥機起降訓練。(美國海軍)

美國需對中共保持軍事和政治的雙重壓力

目前米利對美國的忠誠度受到了質疑,美國總統拜登不得不出面力挺。米利出身軍人家庭,他的軍旅生涯和背景無需懷疑,他的上任也獲得參議院多數的認可;但他主動與中共軍隊溝通、承諾,以及在內部討論核武器使用程序,確實越線了。

按照法律,米利作為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只是一個專業顧問的角色,並沒有指揮權,也就沒有向對手表態是否發動攻擊的權力。換句話說,他的表態沒有什麼效力,他也不應該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承諾不會主動攻擊。美國總統若決定動用核武器,米利只有建議權,但無權阻止,他卻越線討論核武器使用程序,參與了過多的政治,他的政治態度或許影響了他作為職業軍人的判斷力。

若米利的確對中共軍隊做出了不率先「發動攻擊」的承諾,那等於是向中共發出一個嚴重錯誤的信號。他或許應該自行辭職,或被解職。這大概是美國需要彌補戰略失誤的第一步;之後,美國政府和軍隊還應該協調一致,不斷向中共傳遞明確的強硬信號;在軍事上是否可能先發制人,至少要採取模糊的態度,令中共難以確認美軍可能的意圖。美國在台海危機的處理上,一直就採用了類似的模糊策略,令中共無法準確判斷美軍是否會介入,因而不敢輕舉妄動。當然,美國對中共若採用戰略清晰應該更有效,那美國政府的策略就需要從「競爭」變為直接對抗。

無論模糊還是明確,美國政府和美軍的姿態都應該一致,不能一面不斷加大西太平洋的軍事部署,一面又向中共表示不開第一槍,或者不願意發生衝突。中共目前就是故意擺出了準備衝突的姿態,向美國政府施壓。美國目前的策略難以起到約束中共的作用,需要儘快做出改變。

米利事件或許不是一件壞事,若能引起更多人的反思,及時糾正失誤,儘快變被動為主動,在政治和軍事上對中共保持一致的強大戰略攻勢,應該很快就會看到效果。拜登政府的競選和執政「口號」是重建(Build Back),美國若真想繼續領導世界,不僅需要強大的實力,還需要更大的勇氣和智慧。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劉明湘)

相關文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