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剑:鄂尔多斯 一个中国神话的破灭

【新唐人2013年8月8日讯】美国汽车城底特律政府宣布破产后,有人说中国到处都是底特律,如果中国地方政府实事求是公布债务,80%的县级政府已经破产。就在中国国务院7月26日下午发特急明电,决定从8月1日起对全国政府性债务进行审计后,又有不少人在猜测谁将成为中国第一个破产的地方政府?

下面我们首先以鄂尔多斯为例,揭开隐藏在这座“蒙古包”之内的经济黑幕,看看鄂尔多斯是否会率先引爆中国地方性债务的“炸弹”,成为中国第一张倒下的多米诺骨牌?

鄂尔多斯”为蒙古语,意为“宫帐守卫”,译成汉语就是“众多的宫殿”, 似乎天生就与房地产有关。曾几何时,鄂尔多斯与温州一样,都因“温州模式”与“鄂尔多斯”现象而出名,两地均为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18个典型地区,鄂尔多斯还是中共树立的全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七个典型城市之一”。“温暖全世界”的鄂尔多斯品牌服饰从这里走向世界,中国的绒城,世界的羊绒产业中心,其被誉为“软黄金”的羊绒制品产量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世界的四分之一;煤炭储量占全国六分之一;稀土高岭土储量占全国二分之一;天然气储量占全国三分之一。鄂尔多斯人把这天赐的自然资源概括为”扬眉吐气”——”羊(羊绒)、煤(煤炭)、土(稀土)、气(天然气)”。

我们再来看看鄂尔多斯建立在“传说”之上的城市之最:

1.鄂尔多斯乌审旗是全国天然气储量最大的旗县,境内有四个半探明储量超千亿立方米的世界级大型、特大型气田。

2.“鄂尔多斯”是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第一品牌,以262.37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居中国最有价值品牌前列。现已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产销规模最大、产业体系最为完善、行销网路最为成熟、技术装备最为先进的行业领军企业。产品品质、市场占有率、销售收入、出口创汇多年蝉联中国绒纺行业第一名。1436已成为中国羊绒服装顶级品牌,入选国宾礼。

3.中国最大的世界级整装气田——苏里格气田,探明储量8,000亿立方米,约占全国探明储量的1/3多。

4.世界第一条煤直接液化生产线——神华煤直接液化108万吨/年成品油生产线。

5.世界规模最大的煤制二甲醚项目——中天合创300万吨/年二甲醚项目。

6.世界规模最大的井工煤矿——神华布林台煤矿。

7.世界规模最大的全生物降解塑胶中试生产线——蒙西集团3,000吨/年全降解塑胶项目。

8.世界首家利用沙生灌木平茬生物进行直燃发电项目——毛乌素2*1.2万千瓦生物质热电厂。

9.世界规模最大的阿维菌素生产项目——新威远生物化工公司600吨/年阿维菌素项目。

10.世界在建规模最大的沙棘加工基地——东胜沙棘生产基地。

11.国内第一条煤间接液化生产线——伊泰煤间接液化48万吨/年煤基合成油生产线。

12.国内最大的硅电联产项目——鄂绒集团100万吨/年铁合金生产项目。

13.国内最大的天然碱生产企业——伊化集团。

14.国内最大的循环经济项目——亿利资源集团100万吨/年PVC。

15.国内规模最大的天然气化工专案——博源联合化工公司100万吨/年天然气制甲醇项目。

16.国内一次性建设规模最大的化肥专案——鄂绒集团104万吨/年尿素专案。

17.国内首条利用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生产线——蒙西集团40万吨/年煤灰提取氧化铝专案。

18.全国着座新型光伏发电示范电站——伊泰集团205千瓦太阳能聚光光伏电站。

19.国内首家生产乙炔炭黑造粒产品——金泰赛卡炭黑公司5,000吨/年粒状乙炔炭黑项目。

20.国内第一大露天煤矿——神华哈尔乌素2,000万吨/年露天矿。

21.亚洲最大火力发电厂——达旗火电厂。

很难想像,鄂尔多斯一度是内蒙古最为贫困的地区,而康巴什新城曾经是一片荒漠,只有两个小村庄,不到1,400人。但从2004年起,谁也没有想到这片曾经的不毛之地,借助于上述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一夜间就从一个穷小子变成了暴发户。

“回顾过去10年,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是中国,中国发展最快的地区是内蒙古,内蒙古发展最快的城市是鄂尔多斯。”一家华南开发商选择进入鄂尔多斯的原因很简单。到2010年,160万人口的鄂尔多斯,GDP达到2,643.2亿元,超过北京、上海,居全国第一。被誉为中国的迪拜。

“有钱人”是近年来外界对鄂尔多斯人描绘最多的词。人均2.7套商品房的是鄂尔多斯人;在北京、上海、整单元、整幢楼购买地产的是鄂尔多斯人;国内大型车展买走价值几千万的迈巴赫、布加迪等豪车的也是鄂尔多斯人;国际书画拍卖会上一掷千万金的是鄂尔多斯人,花几千万买回一堆废瓷烂瓦赝品古董的还是鄂尔多斯人。

传说,这里的人开着宝马车卖西瓜;传说,某初到鄂尔多斯的浙江房企,为新食堂请了一个洗碗工,结果上班第一天她是开着奥迪A6来的;传说,某煤老板喝高了,让秘书买了一麻袋手机,见人就发;传说,在鄂尔多斯一颗树苗抽出新枝,需要一年的时间,但一座拔地而起的高楼,却只需几个月的时间……据官方保守估计,这里有6,000个以上资产过亿元的超级富豪,有数万资产上千万元的富人。

据说,鄂尔多斯人爆发致富的途径有两个,一是大规模的造城运动;二是异常发达的民间借贷。据当地人介绍,从2001年开始,鄂尔多斯市有很多煤矿兴起,民间借贷开始发芽,一部分老百姓将自己的积蓄投给了煤老板,并享受高利率。2003年以后,随着城市的扩建,大量农民的宅基地和耕地被征用,鄂尔多斯给予农民的征地补偿款较高,每平方米几千元到一万元不等,许多被征地农民成为百万富翁。随着房地产业的兴起,在早年放高利贷家庭的影响下,几乎家家户户都开始放高利贷了。

据鄂尔多斯政府官方网站资讯显示,2009年9月,在该市一次会议上,时任市长的云光中强调,各旗区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鼓励和吸纳社会各方面资金参与城镇建设。这一年,鄂尔多斯的固定资产投资计划达到1,562亿元。至2009年7月,鄂尔多斯市政府协调中国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三年向鄂尔多斯授信额度420亿元,已落实161亿元;启动民间资本390.7亿元,占投资总额的54.9%。

当时,鄂尔多斯民间收储的利率通常在月息2分-4分之间,合计起来年息就高达24%-36%,是银行年息3.5%的7-10倍。“你想一下,每月吃3分利,100万元放进去了,一个月就可以得3万元,有的吃5分利,什么也不干,两年就挣回100万元”。鄂尔多斯大规模的城市拆迁和房地产开发,其资金80%依赖活跃的民间借贷市场,据当地有关人士估计,民间借贷的规模在2,000亿元以上,最高年利息在60%以上。家家房地产、户户典当行则成为了鄂尔多斯最真实的写照。到2010年底,鄂尔多斯全市房地产企业多达442家,几乎每一个能源企业均有房地产开发业务。

在这个传说中遍地路虎、遍地煤炭的城市也吸引了许多头脑发热的外地开发商。记得早在2010年底,当时一家公司驻鄂尔多斯的总经理指着一片空旷的土地称,他最重要的人生理想将在这里实现,这片土地可以承载一个伟大的专案。只可惜,他当初的“淘金梦”如今已变成了“白日梦”。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继温州老板因资金链“断裂”出现“跑路”事件以来,鄂尔多斯、神木、广东、深圳、青岛以及全国各地相继发生了老板“跑路潮”。导致这个曾经消化了国内90%的路虎车的市场,这个中国城市竞争发展力排名全国首位,这个人均GDP超过香港的城市,又在一夜之间重新回到了“解放前”。犹如当年蒙古人的祖先成吉思汗建立横跨亚欧大陆的帝国一样,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和两年前外地开发商蜂拥来到这片神奇土地时完全不同的是,到了2012年的夏天,在这座中国曾经最富的城市,四处弥漫着“钱慌”的声音:从当地有名的富姐石小红“地下放贷”骗走公众7.4亿元存款案,到打工妹苏叶女非法吸收公众10亿元存款案,再到2011年9月24日,全国首例开发商王福金因欠高利贷自杀身亡的恶性事件……房地产开发商因资金链断裂,四处“跑路”躲债,通过民间借贷将财产投入房地产的老百姓血本无归。房地产泡沫破灭,民间借贷危机爆发,楼市崩盘,遍地的烂尾楼,遍地的空楼,遍地的讨债人……“你的钱收回来了吗? ”成了鄂尔多斯市人见面的问候语。

在建项目纷纷停工,空旷的大街上几乎没有人,仿佛刚刚经历过巨大的灾难,即使已建成的鳞次栉比的高楼,因无人居住而变成一座座不折不扣的“鬼城”和“债城”。“原来是要建成对外炫耀的市中心,但如今却是中国房地产泡沫的最佳展示品。”也许若干年后,野草丛生的鄂尔多斯会成为好莱坞拍摄末日片的最佳影视基地!

更让人不寒而栗的是,昔日这样一个曾经似乎遍地是黄金,拥有极其丰富天然矿藏资源,享有多项国内第一、亚洲第一和世界第一的城市,如今却成了中国经济倒下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以致沦落到政府尚需向企业借钱来给官员发工资的地步。

据《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近期实地调查,鄂尔多斯在房地产业和煤炭业两大主力引擎熄火之后,该市经济增速由内蒙古自治区的榜首位置跌至谷底。政府欠企业债,企业欠民间融资公司债,民间融资公司欠放贷老百姓的债,“三角债”的死结似乎有越缠越紧的状况。据知情者透露,自2012年冬开始,当地有的区政府需要靠向大企业伸手借钱才能给公务员发工资。去年过年前,为了给公务员发放工资,东胜区政府向伊泰集团再次伸手借款15亿元。

目前,民间对鄂尔多斯市地方债总量的估算有多个版本,外界高的估计为3,000亿乃至4,000亿元。而一位政府人士透露:“2,400亿元,这是最标准的数字。”然而2012年,鄂尔多斯全市财政收入仅为375亿元。如果以2,400亿元地方债计算,该市所有财政收入不吃不喝全部用于偿还债务本金也至少需6年时间,还不算每年144亿元的贷款利息(按银行基准利率6%计算)。若按当地民间借贷24%-36%的年利率来计算,每年仅支付利息就得576亿元~864亿元,还不谈还本。更何况利滚利像“滚雪球”一样还会逐年不断增大。

假如两年前,有人预言说,“在富得冒油的鄂尔多斯,两年后政府将会向企业借钱发工资。”在全中国会有一个人相信吗?

鄂尔多斯另一个迪拜神话的破灭,这不仅仅是建立在沙漠之上的“鄂尔多斯模式”的悲哀,也是“中国模式”的一个缩影。

相关文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