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小孩香港撒尿引发的风波 10万网友热议

【新唐人2014年4月23日讯】(新唐人记者公孙觉综合报导)中国大陆一对夫妇日前在香港旺角行人专用区旅游,让两岁的女儿在行人路上小便,被一香港人上前拍照,引发激烈争执,以致于最警方到场处理。这宗小孩撒尿引发的风波,在大陆和香港之间掀起热议。日前,凤凰卫视知名传媒人闾丘露薇在新浪微博上转发,结果引起过10万人留言评论。大陆网民指责港人歧视内地游客,对女童不够宽容,有甚者呼吁“6月1日起杯葛赴港旅游;但也有小部分人指摘,父母在公共场所暴露女童下体,行为不当;但是更深刻的分析则指向政治与制度问题。

据港媒报导,事发于4月15日,一对年轻大陆游客夫妻在旺角西洋菜南街行人专用区,照顾两岁的女儿在行人道上小便。从传到网上的照片看,附近人流相当密集,但父亲并无对女儿作任何遮掩。其间,一名香港男子拿出单镜反光机拍照,小孩父母因情绪激动与男子起了争执。

据目击者拍摄的两段视频显示,夫妻二人合力将拍照男子手上的记忆卡夺走。男子出示证件称自己是杂志记者后,两人仍拒绝归还记忆卡,有围观民众立即报警。而警察到场之前,另一名蓝衣香港男子介入,与拍照男子一起拉着夫妻的婴儿车,阻止两人离开。

双方随后相互推撞,母亲用婴儿车撞上堵在前面的蓝衣青年,丈夫还有抬腿动作。叫骂和推撞使得两岁的女童放声嚎哭。视频中可听到母亲辩称:“洗手间排队,孩子着急我怎么办?”父亲质问两名男子“你有没有孩子?”

事件发生后,据香港警方发言人指,33岁业姓父亲涉嫌偷窃被捕,其29岁傅姓妻子则涉嫌伤人。调查后,父亲获释,其妻子涉嫌伤人,但已保释外出,5月中需到警署报到。

看似小题大做的网路热议

凤凰卫视记者闾丘露薇前天将事件转发至新浪微博,引起大陆网民热议,至昨天跟帖人超10万人。

多数人指责,小孩撒尿是微不足道的事,是香港人小题大作。还有人批评拍照者,可能拍到女童的私处,侵犯未成年人的权利。

也有人说,遇到这类事情港人应该上前帮助,带女童去厕所,而不是拍照。

但也有细心的网友指出,即使大陆城市遇到小童公众场合便溺,也有不少人拿起相机拍照并上传网路,指其“已经影响了附近的人”。

另外也有网友指出,母亲不应该让女童的下体在公众场所暴露。厕所人多,可以在厕所里面想办法,或者让别人让一下吗。

更有网友表示,这么一件事情本不应该发生冲突,互相解释一下就可以了。

连日来,小孩当众撒尿事件在网路上掀起巨浪之后,有专业人员开始挖掘深层次原因。

大陆游客在香港的处境渐趋艰难的原因

香港媒体人张倩烨撰文说,陆客的行为自然违反了香港的管理条例,但是,未经允许私拍儿童便溺的照片同样违反香港法例,并且,在大陆内地和香港的文化背景中,这同样是不文明的行为。

这件事情不免让人但其回忆其九七回归之初,当大陆内地游客遇到类似的情况,港人定会出手相助,而非冷眼旁观甚至拍照上网。大陆内地游客在香港的处境渐趋艰难,就从今年开始。

这位媒体人分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其认为,过去几年,从大陆内地游客港铁进食风波,D&G拒绝市民拍照,到北大教授孔庆东辱骂港人事件、“双非”事件、直到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奶粉荒”,“内地这些因素”无一不在陆港矛盾中起到根源与催化剂作用。香港正在经历一次重要蜕变。

港人为何变得越来越冷漠?作者认为原因并不复杂。大陆内地同胞在这里尽情释放着积累多年的财富能量与自由欲望,使香港这个只有一千一百多平方公里的小天地,不仅要承载七百多万常住居民,还要承担日益庞大的自由行社会成本,造成小小的香港额外增加了沉重的负担。

作者认为,香港的社会情绪短期内恐难改变,而冀望大陆内地游客素质短期内大幅提升更是难上加难。在两难之间,两地政府给香港以更大的自主权,自主决定自由行规模,可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剂止疼片。

此前传播学博士候选人孟岐庵也撰文分析过,香港市民与大陆内地旅客间的冲突,夹杂了现实利益问题和文化观念问题,更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与港人的身份认同密切关联。

其认为,当下港人对大陆内地旅客的厌恶和歧视情绪虽离不开中共中央与香港的政治关系,但也透露出日益加深的身份认同的焦虑以及对于自身生活空间、物质资源所受威胁的怨恨。

文章说,中港矛盾的频频发生源于港府的管治危机,缺乏认受性的历任特首没能理顺中央与香港的关系,在香港自治问题上话语权日益缩小,而民间感受到相对剥夺却又不能寻求解决之路。在中共威权政治的阴影下艰难地试图建立民主政治体制的香港社会,已将这种政治上对中共的不满延伸到社会的各种议题上去。

作者认为,在这种政治义愤之下,普通市民往往将大陆旅客(或新移民)当做其对中共恐惧和愤怒情绪发泄的替罪羔羊。原本需要理性商讨作出规划的经济、民生问题,变成了简单标签化的身份政治(identity politics)问题,这正是社会政治化和暴力化的开端。港府对中共中央越顺从甚至奴颜婢膝,普通港人就越觉得自己被忽略和出卖,这种诉诸情感发泄也越有市场。

作者预见,在香港未实现民主,社会贫富差距、民生问题没有得到政府有力疏导之前,而中港民间的小磨擦不断被放大成为群体价值观冲突,“中港矛盾”必将定期上演,其暴力性也可能进一步加剧。

相关文章
评论